首页   >  公告  >  呼伦贝尔博物院​2022年度工作计划

呼伦贝尔博物院​2022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12-18     访问量:4990

呼伦贝尔博物院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112月)

2021年,根据《呼伦贝尔博物院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规定》规定,呼伦贝尔博物院合并成为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呼伦贝尔市文物局)所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我院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过去的一年,我院新的班子成员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砥砺前行、忠诚履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较好完成全年工作。根据工作实际,2022年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 全力推进各博物馆建设

为实现我市文旅产业提标提质,促进文旅融合,呼伦贝尔博物院全力推进历史博物馆、民族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蒙古族源博物馆建设和布展工作。20221月将配合呼伦贝尔市冬季那达慕,承办“呼伦贝尔冰雪之约——呼伦贝尔冰雪文化主题展”,并对外开展;历史馆争取于6月中上旬面向社会开放,为迎接全市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做好准备;民族馆完成“印象草原——相约呼伦贝尔”展陈大纲的撰写,审核论证后进行布展工作,完成“守望相助 魂铸北疆——呼伦贝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布展大纲,推进展陈设计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自然馆将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签订呼伦贝尔博物院、市林草局、市城投公司三家单位土建主体工程交接书工作;蒙古族源博物馆将进行消防改造,计划20226月前完成消防改造图纸审核,消防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自然博物馆要推进标本维护及改造前期工作。由于自然博物馆业务用房功能不完善,展陈工程与国家博物馆建设标准还有差距,为确保自然博物馆能够正常开馆运行,计划2022年申请市财政资金100万元,完成标本虫害消杀和修复,及标本熏蒸设备购置安装。馆内部分业务用房地面、棚顶改造计划投资73万元,争取上半年完成。计划向市财政申请资金377.93万元(已经财审中心评审),用于库房柜架、安检闸机、服务台、语音导览等服务设备,以及办公设备家具购置安装,待财政资金落实后实施。同时委托北京百达文化公司编制布展大纲和改造方案,计划对多功能厅、古生物厅、矿产厅、昆虫厅、守望家园厅进行改造,待方案审定后,确定改造预算后申请改造资金,待资金拨付后实施。

二、全面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为宣传展示我市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院全力做好历史文化宣传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历史博物馆开馆后,除每周周一闭馆1天外,其它时间均执行免费开放,计划每周开馆时间48小时。二是集中开展文博纪念日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要精心策划宣传方案,营造宣传日氛围,悬挂跨街横幅,举办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向观众宣传历史文化内涵。三是要完成呼伦贝尔博物院官方公众微信号搭建,积极发布宣传信息;配合自治区文博栏目、市、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完成“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世界博物馆日”、“馆长、请亮宝”专题节目等采访稿撰写及相关采访工作。四是要及时回应群众热线问题。针对广大观众关注的博物馆热线问题,我院要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回应,解决处理好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打通为民服务的堵点和断点。

三、积极开展文物考古保护

2022年我院重点开展文物考古保护工作,确保历史博物馆顺利开馆。一是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根据藏家上报文物信息的做好汇总整理工作,开展专家鉴定,然后做好入选文物的编号、拍照、测量、电子流水账录入、文物清洁整理等工作。全年计划征集600-800件(套)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二是做好考古基础工作。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持续对岗嘎墓地和谢尔塔拉墓地出土的21座墓葬进行保护、加固、除霉等保护工作。对出土的大量有机质文物和无机质文物进行修复。年内计划组织一次石板墓普查工作。三是文物保护方面。开展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项目,对全院396/套上等级文物进行三维、二维数字化扫描,做好“数字文藏”活动的文物信息上报工作,为使文物“活”起来做好基础工作;计划购置文物保护设备及用品180种,其中20万元以上贵精仪器设备10余种,检测类仪器设备20余种,修复类仪器设备60余种,考古现场保护仪器设备30余种,其他辅助设备及用品40余种。年内计划对皮质文物和动物标本进行熏蒸消杀保护工作,计划修复皮质文物49/套,动物标本325件。四是帮助旗市做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计划安排人员帮助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温克旗博物馆实施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五是加强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年内完成科技考古实验室、有机质文物保护实验室、无机质文物保护实验室、影像资料采集室的搭建工作。切实提高文物保护修复硬件条件,为我市文物修复工作搭建平台。

四、确保场馆开放运行安全

博物院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将从强化安全培训、建立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等方面着手,根据市文旅广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防疫制度,做好线上线下预约服务工作。

五、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我院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工作,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计划6-9月份民族博物馆与大同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联合举办“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赴甘肃武威、敦煌展出;为促进旗市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民族博物馆要帮助扎兰屯博物馆撰写“扎兰屯革命老区历史文物图片展”展陈大纲;在研学方面,计划邀请原黑龙江省考古所李陈奇所长讲授《黑龙江省考古现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存信教授讲授《三星堆祭祀出土遗存梳理》;呼伦贝尔博物院、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项目办公室计划与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六、结合博物院特点研发文创产品

以打造呼伦贝尔博物院专属IP为重点,借助自治区相关政策扶持,进一步推进优质文创产品研发,参考借鉴国内先进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馆馆情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和整合藏品资源和展览资源,强化本地区文博资源梳理,筛选、推进优质文创产品研发与推广工作。提升藏品活化利用水平,激发展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推出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创开发,互利共赢。

七、努力提升文博工作水平

我院将根据机关工委党建工作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员学习和主题活动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抓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把文博业务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创城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推进文博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1下载: 
附件-2下载: 
附件-3下载: 
上一篇: 呼伦贝尔博物院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2021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