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我们的2024》

《我们的2024》

发布日期:2025-03-14    访问量:1618

       回望2024,对民族博物馆而言是交织着耕耘与收获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既镌刻着砥砺前行的印记,也闪耀着硕果累累的荣光。


       在这一年里:我们立足本职工作,在院班子的支持鼓励下,历经三年时间的打磨,大纲经历了14次修改,6稿的设计方案、数次的版式稿修改,凝聚民族博物馆各位同仁心血和汗水的《多彩北疆 大美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民族民俗文物展》终于在20241126日面向社会开放了。


       

      与此同时我们的《守望祖国北疆 共绘多彩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识主题教育展》也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在这一年里,我们推出原创展览《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蒙古族精品文物展》走进湖北黄石博物馆,并引进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古多士 风俗犹尔雅——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做到了“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宣传教育


       在这一年里,我们致力于宣传、社会文化教育。

       宣传方面: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及6.1儿童节分别在新华网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两次宣传报道,呼伦贝尔市级媒体全年共对我馆进行了8次宣传报道,旗市级对我馆进行1次宣传报道,本馆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信息近40条。

       社会文化教育方面: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游牧记忆、冬日花开 非遗盘花体验、非遗剪纸话团结 巧手传递民族情、丝路茶语 民族博韵绽芳华等为主题开展了30余场社会教育活动,受众人数达近2000人,提供免费讲解536场次,接待游客约78745人次,充分发挥了博物馆作为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与窗口作用。

      基地建设

      在这一年里,我们且行且思,步履不停,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与呼伦贝尔学院蒙古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并接收呼伦贝尔学院蒙古学院近30名学生来馆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同时开展了“我是小小讲解员”的培训与实践活动,受众学生近50人,充分发挥博物馆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岩松书展 

      为深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书香呼伦贝尔,有着5200册图书的“思想草原 墨宝书香 ——白岩松捐赠图书阅览室“于1216日在我馆落地建成。


      团队建设      

      在这一年里,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累计派出9人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学习文物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及演练,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红线、底线、生命线。


       2024,硕果盈枝的喜悦浸润着我们的步履,却也沉淀着尚未圆满的遗憾与期许。当时光奔涌向2025的春岸,我们怀揣着信心,整装待发。在院领导班子的引领下,民族馆将以文物为笔,以热忱为墨,续写文博事业更加瑰丽的篇章!


上一篇: 社会科学 “师带徒”首场活动
下一篇: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3·8妇女节特刊|古韵新姿 青花如你